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554XU/2024-11794 | 分 类 |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 2024-06-27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王俊岩、张弘、张华、宋明伟、史晓强、李永伟、刘圆圆、付莹、韩芳、王庆艳、张红梅等代表: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心和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议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邹城市锚定“全省进10强,全国进30强”奋斗目标,树牢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制造业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深入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攻坚行动,积极探索产业向“高”、向“智”、向“绿”发展路径,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落地,召开恒信创建千亿级企业集团现场推进会议,珞石科技完成总部搬迁工作,国内首个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太阳宏河年产3.4万吨特种纸、泰玻年产12万吨无碱玻纤等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1+5”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40亿元。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加速突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创新,通过内部挖潜、人才引进、校企联合等方式,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市获得各类创新平台72个,其中企业技术中心40个(国家级2个、省级22个、济宁市级16个);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2个(省级5个、济宁市级27个)。2023年我市获得各级各类创新平台12个,数量名列济宁市前列。
三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将绿色低碳作为转型升级的方向,实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型区域综合试点。印发《邹城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纵深推进动能转换、蓄力创建“双百”城市、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等十项重点攻坚任务。加快发展新兴能源,积极推进宁德时代集中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稳妥实施采煤塌陷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容量达到72.62万千瓦,加快实现园区“微风发电+分布式光伏+储能”全绿电供给,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邹城样板”。
据了解,2021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0年度评估结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重点支持建设的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我省仅有“淄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入选,后续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增加示范区城市,所以济宁市不在示范区创建支持范围内,邹城市目前尚未具备创建条件。
下步,我们将密切关注此类政策,抢抓政策出台机遇,积极谋划示范区创建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研究跟进创建事宜,待有关政策出台后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创建。
邹城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27日
签发人:王勇
联系人:王天宇
联系电话:18764799788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