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62004/2024-14350 | 分 类 |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4-06-04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86号
提 案 的 答 复
韩冰、周广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弘扬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关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提案收悉后,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研究,细化分解,确保提案办理落到实处。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锚定打造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统筹“三个主体”在课程设计、政策扶持、宣传营销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展示。利用各种特色节庆日,通过展板、展牌、展室、视频、讲座、培训班和绝活展演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展示,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各种活动及口述史记录工程,以数字化手段
进行全方位记录,对国家级和省级共10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采录、口述文字整理、数字化留存等工作,做到非遗项目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景区等“六进”活动,进一步扩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影响力。
用活新媒体,激发新活力。构建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网红打卡季营销活动,利用微信、抖音、快手、OTA等全媒体平台,构建“点—线—面”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网络,提升邹城新引力指数。加强与知名文旅博主“柠檬同学”“果小桃”等团队合作,相关宣推视频登录浙江卫视《美丽中国》节目;推出“回家过年”“寻找邹城藏在巷子里的美食”系列短视频,总浏览量超6亿次。近期,邀请柠檬同学拍摄母亲节相关视频,通过提前编写文案、用心选择拍摄场景、精心设计话题,目前该条视频仅视频号一个平台转发量已超过10万,全网播放量已超100万,评论区留言超1500条,全部为正向评论,达到了预期宣传效果。
搭建新平台,塑造研学市场优势。聚焦教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动研学基地、中小学校和旅行社“三个主体”联合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近期,邹城一中“享峄阳春风 育时代新人”研学远足活动、兖州八中“探秘上九古村”研学旅行、邹城市团校组织开展的“红领巾学院”全域研学——“行走的成长路”等活动成功举办,实现了寓教于行、边走边学的良好效果,截止目前,到邹城开展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超过 2 万人次。积极引导孟子国旅、济宁孔孟文化旅行社等发展研学旅行业务,配套提供相关的研学课程,支持本地旅行社做大做强研学旅行市场。目前,孟子国旅等旅行社在做好本地市场基础上,实现了“走出去”发展,将研学业务不断扩大到重庆、徐州、济南等地,吸引大量省内外客源到邹城研学。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邹城市中小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采取设立校本课程、成立文艺社团、举办兴趣小组等形式,选聘非遗传承人作为客座讲师,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二实小---阴阳板、孟子小学---成人礼、后南宫小学--剪纸为特色的教学品牌,引导学生们感知传统文化独特魅力,进而根植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邹城市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第十一中学举行,市文旅局将组织市非遗传承中心送戏曲演出走进全市各中小学,计划全年完成80场演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文化自信,积极争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今后,我们将集聚广大市民智慧,广纳群众意见,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着力点,以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打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传统模式,走出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文旅发展新路径。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最后,再次诚挚感谢您对文化旅游事业的热爱,同时恳请您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我市文化旅游发展,协助、监督我们做好我市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文旅新贡献。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4日
签发人:高胜
联系人:孙晓晴
联系电话:3235505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