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62004/2024-14357 | 分 类 |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4-06-04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 88号
提 案 的 答 复
李宁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城乡书房高效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打造新型文化阵地,着力构建具有邹城特色的“城市书房”,满足群众阅读需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城市书房建设情况
2021年,文旅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同年,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依据省、市城乡书房建设工作部署,结合我市文化实际,2021年,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根据社区、景区、企业实际情况讨论选址,在我市三个城市街道按照“统一审核、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的模式,打造了20个“孟子书房”,市文旅局为每个书房配发了500册书籍。2023年,依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办好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的通知》要求,我市聚力建设公共智慧阅读空间,努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打造书香邹城,打造省级标准新型智慧化、规范化城乡书房3处,城市书房2个,乡村书房1个。
城市书房的建成运营极大满足了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市文旅局的帮扶指导下,“孟子书房”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少年孟子读书班”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孩子们朗诵古诗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一些有需求的青少年放学后在“孟子书房”学习、读书,书房定期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值班管理。有的书房由志愿者个人运营,营利性与公益相结合,实现了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的文化融合。很多书房集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科普娱乐和运动健身于一体,通过家庭教育、妇幼保健、儒学文化、健身舞蹈培训、亲子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打造宣传政策、传播知识、服务群众的文化阵地,营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化向上的书香社区,极大增强了社区人文底蕴和文化氛围。
二、下步工作
加强城市书房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邹城市城市书房刚刚开始发展,目前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城市书房还比较少,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足。从城市书房的建设来看,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社区忙于完成自己的建设任务,缺少共建共享机制,缺乏交流合作共享。邹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城乡之间、镇街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标准,确保城市书房的稳定延续发展。
加强城市书房建设规划引领。突出社区建设规划引领,制定文化社区建设指导方案,以特色品牌建设为依托,推进文化社区建设工作,打造提升新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各镇街从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队伍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以及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指导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丰富多样的文化阵地,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
促进公共服务的全面融合。目前邹城市城市书房体现出了一些文旅融合的特点,但在公共服务上不管是图书借阅还是阅读推广活动,更倾向于本地居民,很少考虑到外地游客。实际上,邹城市有很多城市书房就建设在旅游街区、景区,可以考虑增加对游客的阅读服务,比如在阅读供给上,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库建设,集中陈列以邹城为主题的各类书籍,方便游客阅读与邹城相关的书籍;在空间营造上,制作文化墙,适当增加邹城文化旅游简介、旅游线路地图,提供旅游文创产品,让城市书房真正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帮助更多的人读懂邹城这座城。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 6月4日
签发人:高胜
联系人:胡亚男
联系电话:3235500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