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方意见及采纳情况】听取关于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
发布日期:2024-07-05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一、工作背景

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投资的重点领域,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而且事关降低碳排放和生态环境优化改善,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根据济宁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电化行动·低碳济宁”等关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邹城市新建公共充电桩440个以上,保有量达到1500个以上。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年度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以来,我市新建充电桩486个,超额完成济宁市下达给我市年度建设440个充电桩的任务。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307个,完成济宁市下达给我市1500个任务的87.13%。

二是公用充电桩建设情况。我市共有公共充电站122座,包括74座公用充电站和48座专用充电站,其中公用充电站占比为60.66%,较2023年提升1.76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我市新建公用直流桩105个,占新建公用充电桩总数的38.75%。

三是济宁市平台接入情况。目前我市接入济宁市管理平台的公用充电桩46个,为特来电、云快充平台运营,占比为7.07%。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公共领域充电桩新建和老旧充电设备更新改造,持续提高公用充电站和直流快充桩建设比例,一方面对原有交流慢充桩进行改造提升,由供电公司做好电力保障;另一方面根据济宁市工作会议精神,今后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必须配建直流快充桩。争取在7月底前完成一批充电站建设,尽快提高直流快充桩占比。

二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建立“政府统筹、国企主导、民企补充”的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统建统营。制定《邹城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讨论稿)》,整合教育、卫健、住建、文旅、机关事务、园林、市属国有企业等部门单位公共停车场地资源,引进华为、特来电等头部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加快建设以直流快充桩为主的公用充电站。

三是加快完成济宁市平台数据接入。建立台账,靠上服务,加强调度,督促充电站建设运营企业尽快与济宁市平台签订合同,完成数据接入。同时,推动已签订合同的企业尽快通过平台运营商完成数据接入,继续提高我市平台接入完成率。

四、利益相关方意见

特来电企业表示,在听取了关于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后,深感市政府在推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特来电企业愿意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下步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体验,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充电服务。

会议采纳了利益相关方意见建议。

会议链接:邹城市召开第34次常务会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