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554XU/2024-11910 | 分 类 | 新闻速览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15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邹城市委、市政府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连续三年入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为全面展现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从本期开始,《今日邹城》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双百”城市、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推出“高质量发展看邹城”系列专题报道。
邹经宣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聚力育强企、助攀登,兴产业、聚集群,强服务、优环境,着力构建两大“千亿产业”、打造六大“百亿板块”,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规模总量、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产业生态“四个跃升”。成功争创省工业强县、省民营经济先进县,促进工业增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三大培育工程、两大突破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煤电企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降至43%,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获评全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实施“双20”企业攀升计划,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家,新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6家企业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主导产业扩量提质。深入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攻坚行动,围绕全市“1+5”产业集群,动态更新13条产业链图谱,全力打造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济宁能源精密制造产业园、泰山玻纤新材料基地等六大“百亿板块”,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落地。珞石科技完成总部搬迁工作,国内首个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试生产,太阳宏河年产3.4万吨特种纸、泰玻年产12万吨无碱玻纤、硕远年产8万吨玻纤织物等项目建成投产,恒信集团年产50万吨乙醇、落陵高端精密装备制造等项目加快推进,“1+5”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40亿元。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强企方阵规模壮大。充分发挥“指挥部+专班”机制优势,组建千亿恒信创建、重点企业攀登、升规纳统等9个重点工作专班、5个产业集群发展专班,“一对一”帮扶提升、全流程帮办代办,推动解决企业政策供给、金融支撑、科技赋能、土地保障等各类问题170项,协助保障项目用地2300余亩、能耗指标28.9万吨、煤耗指标50万吨,协调各类融资68亿元,解决人才、用工需求2300余人。实施全链条助企攀登十大行动,建立五类攀登企业库、五类项目清单,加快推进80个攀登项目,全市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70家、过10亿元企业28家、过百亿元企业3家。
经开区能级持续提升。完善经开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双碳”规划,打造“四镇一街”经济带,形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发展格局。聚力打造千亿级园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园区承载力提升计划,加快“十大中心”建设,新建标准厂房21万平方米、雨污管网26公里,提升道路11公里,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园区水效领跑者、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形成了要素供给比较优势,为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聚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今日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