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数字化赋能让农业更“智慧”
发布日期:2024-09-11 信息来源:邹城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日,在邹城市石墙镇的茂渔业有限公司数字化智慧渔业繁育基地车间内,技术人员正通过手机操作数字化智慧水产养殖平台,进行设备实时监测、数据校对、水质数据分析。

“目前,我们使用的都是数字化智慧设备,通过远程连接手机,车间内出现缺水、缺电、缺氧、水质变化等问题都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也能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山东茂渔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雪雪拿着手机边操作边介绍,“就是不在现场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车间内实时情况,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非常便捷。”

据了解,工厂数字化智慧渔业养殖技术,最大的亮点就是水循环利用,将水一次性注入养鱼池,养鱼池里的水凭借循环水处理系统,通过管道进入微滤机进行分离、生化、紫外线杀菌等子系统,再重新回到养鱼池,始终将水质保持在最佳状态。产生的养殖污水也不浪费,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实现了节水、高效、无污染、零排放,形成了繁育、孵化、养殖、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茂渔业采用的工厂数字化智慧养殖技术能够让鱼儿四季生长,配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生态防控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封闭循环,降低了鱼苗的发病率,缩短养殖周期,将加州鲈从一年产一季提高至一年产两季。目前,该公司可年产高端成鱼90万斤、鱼苗2000万尾,今年1-8月产值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8%

近年来,邹城通过创建数字智慧农业园区、智慧农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利用数字化平台不断推进邹城农业生产现代化、智慧化,类似茂渔业智慧养殖的数字农业在邹城全面铺开。其中,食用菌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在新品种繁育、物联网IOT技术应用、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市累计培育智能化食用菌企业20多家,“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创建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处,建设智慧农场2处;搭建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平台,建成基层监管追溯点21处,开发“农安通”智慧监管APP,视频和数据双线监管,实时掌握农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建设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智能监测站点7个,测报数据接入山东省农作物灾害生物监测、分析预警中心平台,实现农作物病虫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建新表示,邹城市在数字化智慧农业方面起步早,覆盖面广,涉及产业多,依托食用菌、设施渔业等产业优势,借助物联网、云平台等技术,实现环境智能监控、水肥药精准施用等,节约人工成本27.3%,今年7月被评为全省首批数字农业发展县建设试点。下一步,邹城将在数字化智慧农业方面持续发力,在现有基础上大力推动数字农业提升,由部分业态向多业态拓展,由部分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由智慧化向智能化自主化升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