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委党校《党校工作信息》刊发我校基本培训典型经验做法文章《以“三心”践初心 ,激发基本培训内生动力》。
原文如下:
邹城市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基本培训,深化教学改革, 以“臻心 ”“ 匠心” “诚心”践行为党育才初心使命,打造“邹鲁学堂”培训品牌, 切实解决“谁来学”“ 学什么”“如何学” 的问题,推动党校基本培训高质量发展。
以“臻心”规范办学流程,营造基本培训“乐学”氛围。结合基层干部实际,创新培训方式,切实解决“谁来学” 的问题。组织规范,培训对象全面覆盖。精准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围绕干部培 训对象和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各类班次的时间表和培训方案,形成覆盖面广、层级合理、特色鲜明的班次体系,实现培训对象应训尽训和全员覆盖。近3年来举办各类班次104期,培训学员2.3万余人。统筹有序,培训周期灵活多样。严格落实培训班学制要求,保障主体班次必修时长和次数。同时正视“工学矛盾”,从受训对象需求侧出发,结合实际需要“量体裁衣”“ 一班一策”。统筹做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多元融合、共建共享,打造“培训共同体” 。提升教学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运用“ 线上+线下”“ 主课堂+分课堂”“直播+录播”相结合方式,让数字化赋能的干部教育培训实现“ 1到100” 和“ 100到10000”量质并举的效果。
以“匠心”构建课程矩阵,形成基本培训“博学”体系。严把课程准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课程体系,切实解决“ 学什么” 的问题。强化理论武装,凝心培根铸魂。推进理论课程体系化建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教学板块,专题教学达40余堂。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结合邹 城“孟子故里”特色资源优势,设置政德教育板块,打造“课堂+现场”课程体系,构建特色党性教育专题。开设多个体验式课 程,唱红歌、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 ,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强化能力培训,提升善为本领。举办圆桌派、结构化研讨等活动,提升学员能力素养。坚持学用结合,实行“课堂+调研”模式,组织学员深入一线调研座谈,集中撰写形成高质量报告,为决策研究提供更多“金点子”“好方子”。
以“诚心”加强学员管理,严肃基本培训“治学”规矩。严格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全面统筹协调培训班次教学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如何学” 的问题。一方面严格管理“有力度”。强化全方位学员管理,落实从严治校要求,不断完善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机制。制定《学员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从理论学习、党性教育、研讨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 建立多方位全立体整体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践行初心“有温度”。一是当好“勤务员” ,做好开班准备。提前发布开班温馨提示,开班前提前至少一小时到岗,确保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二是当好“ 引导员”,做好全程跟班。坚持全程跟班听课,确保党校讲台无杂音。坚持全程跟进课堂教学,确保做好课前研讨准备、课堂言之有序、课后总结提升。三是当好“管理员”,做好复盘总结。坚持问题导向,对整个培训工作“把脉问诊”,总结经验,复盘分析,不断提升学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