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结算单里的“纸短情长”
发布日期:2025-04-30 信息来源:市医疗保障局

在医疗保障领域,人们常常提及“三重保障”,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针对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困难职工和城乡居民给予的一项救助制度。

“大爷,您办什么业务?”老人正望着旁边发呆,听到声音后转头看到市医保局医疗救助室主任张炫微笑着冲他说话。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纸包,连同手中的医保卡递了过去。“.....终末期肾病......”几个字眼让张炫的心不由一颤。

终末期肾病即是“尿毒症”,是急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治疗过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一个家庭若出现一名尿毒症患者,将长期处于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中,他们的喜怒哀乐都随着患者的病情起伏,爱与痛缠绕交织、如影随形。

老人自述老朱,患病的是他的儿子朱锦庆(化名),今年刚刚29岁,还没有成婚,家中只有老伴和儿子3口人。从2019年起,朱锦庆开始经常生病,几乎没有劳动能力,老两口年岁渐长疾病缠身,只能是靠打零工为生。2022年,朱锦庆被确诊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2023年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后一直在求医治病的路上。如今,又被确诊为尿毒症。老人说,这次来到医保窗口,就是想咨询政府有没有相关的救助政策,如若不然,孩子这条求医之路实在走不下去了。

“医疗救助必须是由民政或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特困、城乡低保、扶贫监测户、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这四类特殊人群,需要民政部门测算治疗费用以及家庭收入等之后,根据政策条件判断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张炫一边耐心地解释政策,一边记录了朱大爷家详细情况。根据相关政策,医保部门第一时间将朱锦庆纳入了因病致贫监测人员名单,并为其申请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同时还将费用信息同步推送给了民政部门。

两周后,张炫主动联系了朱大爷,这次他的声音听上去精神了很多,“感谢你啊小张,政府部门又给了俺1万块的救助款,村里和镇上已经帮俺家申请低保啦,以后交医保不用自己出钱了,我打算过几天就让俺儿到省立医院看病了”。在了解到朱锦庆即将到济南就医后,张炫竹筒倒豆子般继续着政策普及,“现在的医保政策在省内看病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出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报销,低保对象还可以继续享受低保的医疗救助待遇,在济宁市内可以享受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三重保障服务”。

一个月后,一通充满希望的电话打到了张炫的手机上。“张哥,我是朱锦庆,俺爸让我一定给您打这个电话谢谢您!今年十几万元的医疗费,报销后我们家只花了1万多块钱,上个月去济南看病的医疗救助钱也发给我了,算算今年医保看病花费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朱锦庆越说越激动起来,“医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如果没有医保的话,这个家肯定就毁了、塌了”。一股暖流在张炫心里不断蔓延。

据医保结算单信息显示,朱锦庆被纳入低保对象后,办理出院时实行医疗费用医保“一站式”直接结算,2024年朱锦庆共住院1次,门诊慢特病透析25次,发生医疗费用13.93万元,基本医保给支付了9.21万元,大病保险给支付2.1万元,医疗救助托底又支付1.25万元,三重保障共报销11.38万元,个人仅自费1.29万元,报销比例达90%以上。

一年又一年,路旁的法桐树黄了又绿,医保大厅里办业务的人们穿梭不绝。在医保部门办公室案头上,像朱锦庆这样的医保结算单有很多很多,一张张反复折叠的皱巴巴的结算单里,串联着一个个家庭的安稳幸福,也承载着人间最真挚的情感,正是邹城医保为全市参保群众签下的一份份沉甸甸的“承诺书”。

这些薄薄的纸张里,纸短情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