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府诵读儒家经典,在郭里体验土陶技艺,在酱料酿造中学习课本知识,在农事劳作中感受乡村文化……近日,邹城市以“学习强国”线上学习、线下体验功能为依托,整合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文化“两创”研学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
多元课程设计,传承文化根脉
邹城是孟子故里,儒家文化底蕴深厚。此次研学之旅的首站便选在了孟府孟庙。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初见孟子”“文化遗存”“孟子之道”三大板块,深入了解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思想。课程设计巧妙结合了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内容,通过诵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经典篇章,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感悟到了古人智慧的现代价值。此外,学生们还参与拓印碑刻、绘制建筑结构图、制作家风卡片等活动,将传统文化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伏羲陶文化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是研学之旅的另一大亮点。邹城郭里镇的土陶制作技艺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参观了古窑遗址和陶艺工作室,还亲手体验了拉坯、彩绘等工艺。课程将美术学科中的《土和火的艺术》《陶瓷工艺》等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欣赏陶瓷艺术的同时,鼓励他们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陶艺作品。这种“非遗+创新”的模式,既传承了古老技艺,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与现代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在陈氏家酿酿造基地,学生们通过参观展堂、聆听匠人讲座、亲手制酱等活动,深入了解了传统酿造工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课程将生物学科中的《发酵技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酱的发酵原理,还尝试用黑豆、绿豆等原料创新酱的风味,甚至为自家制作的酱设计了创意包装。这种“理论+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泉山沟村艾德文化学院则以乡村生态和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了“生态泉山”“德行天下”“岐黄智慧”“汉字密码”“非遗传人”五大课程模块,链接了科学、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学生们在这里探秘泉水生态、体验农事乐趣、学习中医养生、探究汉字源流、参与传统建筑修复,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全方位感受了乡村文化的魅力。
“学习强国”赋能,研学成效显著
邹城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的资源优势,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为研学课程注入了新活力。平台上丰富的文化视频、专题文章和互动题库,成为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研学过程中还设置了“学习强国”知识竞答、强国打卡、扫码游览等环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学习强国”文化“两创”研学课程不仅让参与者近距离接触了传统文化,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责任担当,还通过跨学科融合和实践创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