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噪声、垃圾、油烟等“关键小事”为抓手,全力办好“民生大事”,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
一、抓牢噪声治理,让宁静生活不受声扰。指导工业企业通过合理布局、选用低噪设备强化噪声源头控制。例如荣信集团2024年投资600万元更新设备,将污水站好氧池鼓风机由原本的罗茨风机更换为磁悬浮风机,对厂内焦线皮带进行全封闭处理,新建设的煤气置换暨焦炉气综合利用项目使用全密闭圆形料仓,以上举措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污染。针对工地噪声扰民问题多发区域,通过约谈施工方、设置隔音设施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针对商业区域噪声,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路段特点开展差异化管控,结合错时执法提升管理精准度;针对群众投诉反映较多的路段,按规定划分“禁鸣区”,实行大货车限行绕行,全力减少和控制机动车噪声污染。
二、抓牢垃圾治理,让房前屋后净美整洁。制定《邹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新增生活垃圾智能回收设备60套,年可收集可回收物1700吨左右;积极引导新餐饮商户进行签约,纳入收运体系,确保动态签约100%。编制《邹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24 - 2035)》,抽调交警、交通、住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精干力量协同作战,对建筑工地、背街小巷、偏僻村组空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市政府牵头召开城区居民小区装修垃圾暂存点设置工作会议,确保新建城区小区暂存点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现有小区因地制宜完成改造。
三、抓牢油烟治理,让城市街巷不染味忧。制定印发《邹城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综合执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及各镇街建立联合督导检查机制,聚焦每日中午和晚上用餐、设施运行高峰时段,重点查看餐饮经营商户油烟净化设施使用、管理情况;对新开业餐饮单位,提前介入指导净化设备安装,督促按照“1+8”模式建档登记。运用物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对餐饮单位油烟浓度、净化器及风机状态等指标进行24小时监测,实时预警超标数据;依托“爱山东”开发“邹城油烟治理”小程序,提醒餐饮单位及时清洗油烟净化设施,超期自动“报警亮灯”,执法人员对高频预警或整改滞后单位精准检查,有效提升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