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员保家乡,人小志强斗志昂。腰系草绳武装带,肩上扛着红缨枪。……”做完课间操,田黄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齐声诵读红色歌谣。这一幕,正是田黄镇“书香校园”建设生动实践的缩影。
近年来,田黄镇秉持“读书点亮心灵,书香润泽人生”的育人理念,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浓郁书香氛围,大力推进“学段覆盖、要求明确、体系完备”的“书香校园”建设育人工程,进一步实现“书香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课程开发、高效课堂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四维深度融合”,切实构架起让书香文化入眼、入口、入脑、入心的学校德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育人品牌。全镇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绿色校园”,济宁市百强乡镇小学、济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济宁市“优秀乡村家长学校”和济宁市“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营造氛围让校园有书香
走进田黄镇学校校园,仿佛进入了一个书香弥漫的世界。每个楼层都有读书角;教学楼文化墙有倡导阅读的标语,让学生能在墙壁闻到书香;翰墨雅韵文化长廊、花园、亭榭、花草树木营造了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
教室是读书学习的主要阵地,让教室书香馥郁在最显眼的位置,建设了班级图书角。图书角犹如充实的“精神粮仓”,让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感受阅读、快乐阅读的轻松。目前,田黄镇各学校收藏图书总量达到10万余册,内容涉及哲学、军事、历史、科学、教育、体育、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每个班级每周设有一节专门的阅览课,孩子们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自主阅览室作为师生的第二课堂,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享受阅读、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平台。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深度阅读场所。
引领阅读让书山有通途
在田黄镇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总能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是阅读的使者,是知识的桥梁——阅读推广人。他们或站在讲台上,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书中的精彩;或穿梭于书架之间,精心挑选适合的读物。
为了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助跑器”,田黄镇成立了“书香校园”建设育人工程领导小组,指导引领师生阅读,探索出了全科融合阅读模式。全科融合阅读包括多学科共读、主题式导读、跨学科领读三种方式。以《海底世界》为例,科学学科引导学生探索海洋的奥秘,语文学科分析写作手法和优美语句,美术学科依据书中描述创作海底世界作品,通过挖掘多学科融合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主题式导读则以各年级为单位,以主题形式引领多学科自主阅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阅读体系。跨学科领读以语文教师为主导,在阅读教学中拓展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田黄镇各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红色文化作为引领阅读的发力点,汇编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阅读教材,编写了《田黄红色印记》校本教材,从中选取经典篇目让学生诵读。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安排了晨读午诵、阅读课。阅读课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一节课当中,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此外,学生利用节假日阅读课外书籍,师生之间分享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确保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
项目活动让阅读有兴趣
“今天,我们要共读《孤胆英雄孔祥坦》,一起感受英雄的传奇故事”。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阅读课指导教师曹恒栋对学生说。随着故事层层推进,曹恒栋的声音时而激扬,时而低沉,仿佛带着学生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堂生动的阅读课,在阵阵掌声和欢笑中结束。学生们为孔祥坦的勇敢与智慧喝彩,也为自己的收获与成长点赞。
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育人工程过程中,田黄镇通过多种项目化活动领航,以任务驱动模式,整合各方资源,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校定期举行多元素养活动,如汉字读写大赛、诗词大会、师生《读中国》等。这些活动传承经典文化,丰富了阅读内涵,让孩子们在多元的文化体验中爱上阅读。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打卡专业理论书籍,分享阅读体验和收获,并在阅读阶段结束后进行表彰,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此外,学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经典诵读大赛”,师生同台读书展示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或吟诵或表演或演唱,配以主题鲜明的背景音乐和服饰。在活动中,学生们有机会与当地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人生经历;通过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则能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表达能力。
学校还利用寒暑假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假期项目化阅读拓展行动。放假前,各年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假期特点,设置了多样的项目化活动。这些活动主题丰富,涵盖了文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让孩子们在假期依然保持对阅读的热情,实现阅读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最是书香能致远。田黄镇“书香校园”建设育人工程正以蓬勃之势,为“书香邹城”建设贡献阅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