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83004325558U/2025-01990 | 分 类 | 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25-06-04 |
文 号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尊敬的綦鲁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多元应用场景为载体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邹城市抢抓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重大机遇,整合园区、政策、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重点培植机器人产业发展,构建起涵盖本体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应用、特种机器人研发等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为邹城制造业强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打造了以珞石科技、达野智能为代表的机器人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本体制造集群;打造了以天河科技、兖煤黑豹等为代表的矿用装备特种机器人研发制造集群。邹城市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2025年,成功争创以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发展的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是创新体系相对完备。成立了山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包含单位近40家。由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9家省内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85家。依托研究院、国家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资源,成功构建了“省级机器人研究院+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济宁市机器人产业园”创新孵化链条,形成了“政产学研”互动交流的工作体制。
三是地域品牌效应有所提高。连续多年举办全国、全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顶级赛事,承办“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机器人标准化·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论坛”“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等活动,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技术共享,提升了邹城机器人知名度。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围绕机器人产业集群,聚焦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等工作,推动多元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挖掘特色,扩大区域影响范围。以珞石、达野、天河等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影响力,形成本地优势特色,扩大区域影响力。紧抓珞石总部迁移契机,以智能化、集成化为方向,加大力度融资融智;加快突破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邹城市机器人产业实现从“技术跟跑”到“技术领跑”的跨越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打造全产业链体系。以珞石为链主企业,聚焦机器人零部件、产业研发重点项目建设,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重点围绕整机需求,聚焦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开展招商活动,招引上游企业入驻,补齐产业链;鼓励传统企业借助本地机器人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打造“核心零部件-整机-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三是发挥优势,强化平台政策支持。完善济宁机器人产业园载体功能,发挥机器人研究院平台优势,深化政金企合作,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以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和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产学研人才培训中心,引育一批与产业创新需求匹配的高技能人才;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培养技术型人才,孵化产业项目,为本地企业“机器换人”提供解决方案,构建产业生态。
四是完善体系,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专项课题等活动,组织进行多主体、多要素、全链条、高强度技术攻关行动,突破一批制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方式,加快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支持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通过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方式,研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邹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4日
签发人:乔凡英
联系人:袁健、颜亚超
联系电话:5258966、5213051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