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能,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在城市主要干道安装黑烟抓拍系统6套,督导87家企业完成重点用车单位智慧监管系统建设,1295台重型柴油车安装远程在线监控系统,3919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GPS定位装置,实现移动源监管由“路上”向“线上”、由“人防”向“技防”、由“管车”向“管企”转变。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将739名河湖长信息全部录入管理系统,实施“线上+线下”双线监管,实现执法检查不留死角。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重要河段、敏感水域设立视频监控点313处,实行“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一体化管理。
二、强化便企举措,提升环境服务效能。开设环保政务服务“线上咨询”和“线下专区”,通过政务服务窗口、热线电话、政务服务进市集等途径,面对面解答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宣传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政策。今年以来,共接待70余人次群众咨询。以推动项目“快落地”为目标,创新实施服务企业联络员制度,列出环评服务清单和管理台账,建立全程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压实审批业务科室的法律审查责任,缩短重大项目审批业务会审时间,为企业提供环评审批“新体验”。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14项。
三、强化综合施策,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在全面应用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管、排污许可、固废监管等各监管平台信息开展非现场执法,实现“减人增效”。今年以来,非现场执法比例达到54.3%,对20项问题实施了线上整改核销。强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运用,积极推行以信用评价为基础的差异化执法,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污染源,将34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对符合条件的违法行为从轻处罚或者免予处罚,发挥正面清单企业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