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的浪潮中,邹城市锚定低空经济这一创新赛道,以精准布局、基金护航、载体升级、集群发展为抓手,推动低空经济产业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瞄准创新赛道筑牢产业根基。邹城市充分发挥园区在高端装备、机器人产业链的成熟配套优势,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方向。为突破项目招引与建设中的难点,成立项目专班,以“钉钉子”精神全程跟进服务。专班累计对接企业20余次,组织项目推进会11次,精准破解土地规划、手续办理等6项堵点问题,成功招引总投资10.3亿元的科比特航空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作为全国工业无人机头部企业,科比特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鲁西南低空经济核心企业的空白,更成为邹城市撬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支点。
强化基金赋能激活发展动能。邹城市创新设立金融支持模式,联合济宁国投、邹城圣城等国企机构,共同设立规模达5亿元的济宁市邹鲁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其中,1亿元专项子基金定向用于山东科比特项目的建设与技术研发,为企业攻克核心技术提供坚实保障。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金模式,既降低了企业研发风险,又带动社会资本向低空经济领域集聚,形成“基金引项目、项目带产业”的良性循环。
升级承载平台提速建设进程。邹城市仅用半年时间,便建成占地39亩、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产业综合体,涵盖生产厂房、产品展厅、仓储物流中心及生活配套设施。将原本需要18个月的项目建设周期压缩至6个月,让科比特项目得以快速进入投产阶段。目前,园区内无人机总装线、电机测试实验室等设施已全面启用,从零部件到整机的产业链条初步成型。
集聚产业集群释放规模效应。邹城市坚持“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集群发展思路,以科比特为核心强化产业配套,成功招引麦逊自动化、易扬动力科技等2家上游企业,形成“核心部件研发—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初步产业链条。近日,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已投产,今年计划生产表演无人机1万台、多旋翼无人机1000台、电机5万台的生产规模,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从项目招引到投产达效,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展,邹城市以低空经济为切口,构建起“创新赛道+基金支持+承载平台+产业集群”的发展生态。未来,随着“空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这里将成为鲁西南低空经济的创新高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