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镇紧紧围绕“红绿融合”乡村振兴共富样板区建设目标,聚焦群众增收致富、基础设施提升两大重点,全力做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整治攻坚三篇文章,奋力跑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抓党建、促引领,精绘乡村振兴“融合画卷”。一是筑牢党建根基。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体责任,以提升“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为抓手,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常态化开展党建课堂等系列活动,压实“党建清单+责任制”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支部书记队伍。二是创新联建模式。聚焦“区域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目标,实施跨区联建,组建栖驾峪联合党委,打造“农村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带动村集体增收200余万元。积极探索“支部联合、企业联建”模式,推动5对企业、乡村供求互补、联合发展,推动实现“百企兴村”效能提升。三是深耕特色项目。围绕各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实施“书记领衔突破项目”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谋划实施瓦曲村共富工坊、刘家庄村现代农业种植、河西土地集中经营等特色产业项目12个,全力拓宽增收路径。
二、建项目、育产业,打造富民强村“增收引擎”。一是做强产业支撑。积极探索“按揭畜牧”多元资金注入,晟兴畜牧科技产业园建成投产,成功带动11个村集体增收致富。围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等产业,持续招大引强,推动农产品冷储保鲜库、食药用桑黄种植、烘焙食品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建设,鼓励村集体、合作社建设储存保鲜、鲜切包装等农产品加工设施,全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二是做实农业培育。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技术合作,深入挖掘“土特产”资源,拓展富民增收路径。培优甘薯育苗产业,构建“脱毒育苗、高标基地、仓储物流”产业链条,完成瓦曲、西埠、新四育苗基地建设,年培育甘薯苗2亿株,产值突破2000余万。田黄冬桃获得绿色食品A级认证,鑫中一梦种植合作社入选省级生态农场称号主体名单,生态农业“金字招牌”不断叫响。三是做优文旅融合。深挖邹东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内涵,探索“赏花+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引流量、促消费,“邹东深呼吸 田黄乡村游”田黄镇第五届桃花节文化旅游活动成功入选2024年度“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活动优秀案例,央视新闻推广田黄镇杜鹃花海,“田黄乡村游”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三、强基础、重提升,构建和美乡村“崭新格局”。一是推动硬件进阶。整合各类资源,凉水泉、拐子河两座桥梁建成通车,实施大刘、杨峪等6个村供水改造提升,建成9座5G基站、30个充电桩,基础设施稳步提升。二是助力颜值攀升。坚持把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重头戏,组织开展“残垣断壁、废弃庭院整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河流断面和空气质量监测,逐步构建起“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全面开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三是提升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乡风文明”系列活动,加强“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培树,延伸文明实践触角。坚持“前端防范、中端化解、末端巩固”的工作思路,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薪”心相融调解工作队和“汝义”调解室3个特色调解组织,及时掌控化解群众关切问题,乡村善治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下一步,田黄镇将聚力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培育、项目支撑、文化赋能”四大行动,聚焦“党建引领提质扩面、特色产业集群培育、重点项目攻坚突破、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四项重点,稳扎稳打、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