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社区赋能城市治理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7-02 信息来源:市大数据中心

近年来,邹城市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这一目标,建立智慧社区三个三工作体系,即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协同推进,按照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三类对全市48个城市社区进行差异化打造,实现社区工作管用、社区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三大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社区应用场景,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邹城特色的智慧社区赋能城市治理新路径。

三级联动协同推进

实现智慧社区全域覆盖

邹城市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坚持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有序推进。

市级制规划、抓统筹。成立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专班,印发推广使用智慧社区平台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打造智慧社区数字化平台,开发智慧教育、智慧养老、物业服务、社区优选等20余个应用场景,实现平台48个城市社区全域覆盖。

街道分类别、抓推进。明确分管副书记牵头抓总,组织委员具体推进。将以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小、老年人多的社区划分为基础型社区;将以商住小区多、人口密度较大、日常工作任务较重的社区划分为成长型社区;在此基础上将工作扎实、带动作用强的社区划分为标杆型社区,逐个社区摸清实际需求,个性化制定方案。

社区定需求、深度用。市级层面统一开发应用场景库,社区结合实际选用,也可提出个性化功能需求,由技术团队定向研发。建强社区智慧平台管理员队伍,每个社区明确1名平台管理员,负责平台维护管理,市大数据中心常态化组织辅导培训。

三类社区精准施策

坚持按需开发分类建设

针对基础型、成长型、标杆型智慧社区特点,邹城市分类制定推进措施,差异化开发应用场景,确保符合基层实际。

搭建基础型智慧社区框架,重点夯实治理基础。针对社区老旧小区多、高龄人口多等特点,推行人员信息标签化管理,特殊群体人员信息可一键查询。联通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的数据信息,建立起符合政策人员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政策找人

完善成长型智慧社区功能,重点抓好便民服务。聚焦社区人口多、物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生活服务不便捷等痛点难点,上线物业服务功能模块,居民遇到问题一键上报,诉求信息自动流转至小区物业,物业及时处理,居民可线上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闭环处理提升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上线云挂号、在线咨询等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化医疗服务。

拓展标杆型智慧社区场景,重点推动提档升级。围绕社区体量较大、人口结构复杂、居民需求多样等特点,推出民主议事功能,居民可以线上参加社区议事协商活动,更加便捷地建言献策。上线社区优选模块,依托市级开展的村社通项目,社区遴选特色农产品和优选商品在平台上架,居民在家就能买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日常用品,打通居民家门口和田间地头、商店超市的连接渠道。

三方共用激发效能

减负提质推动服务升级

邹城市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真正把智慧社区平台用好、用活上,不断丰富平台功能、简化使用流程,达到了社区工作管用、社区干部爱用、社区群众受用的效果。

社区工作管用,推动治理提质增效。为每个社区和社区工作者绘制网格地图,链接包保范围内人、房、诉求事件等基础数据,墙上网格变为云上网格。开发特殊人群管理、一键求助、高空抛物监测等安全应用场景,实现风险隐患闭环处置。

社区干部爱用,提升基层工作效率。聚焦减轻社区工作者负担,开发记忆提醒功能,实现一次录入、自动提醒,做到重要事项不遗漏。比如,社区周边商户消防设备数量多、使用期限不一致,逐个排查工作量大,依托记忆提醒功能,平台自动向社区工作者推送到期提醒信息,社区工作者及时提醒商户更换消防设备,减轻社区工作者走访排查负担。

社区居民受用,乐享便捷智慧生活。引入智能蔬菜售货柜、智能垃圾回收站等智能设施,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上线家庭医生功能,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实时查询签订的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及时联系家庭医生团队,获取相关医疗知识及帮助。截至目前,智慧社区平台关注使用人数超20万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