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村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立足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持续擦亮“幸福满唐•靓丽乡村”乡村振兴品牌,全力打造组织联建共强、产业联营共兴、生态联治共享、文化联心共创、人才联培共育的“五联五共 全向发力”新格局。
坚持组织联建共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依托全域党建地图,打造“党建引领巾帼红”等9个党建品牌。围绕提升“头雁”能力,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干部讲“唐”等活动,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潘官“巧嫂”服装加工等“头雁”项目。支部扎实带动,形成“一条心”合力。实施“村村联合”联合行动,发挥西牛庄、西双、潘官等示范村带动作用,结对帮带、以强带弱,推动前唐社区、潘官村等10个结对村庄人才、技术、资金等统筹利用,带动前唐、潘官服装箱包加工等7个产业项目,实现整片推进、整体提升。村企联建驱动,打造“一盘棋”格局。统筹村企党组织联建整合乡村发展资源,将“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有机结合,实现“一对一”村企联建全覆盖,对接谋划宏扬箱包等产业项目6个,推动山东中果桃之源、燕青农牧、傲源纺织等11家企业与片区8个村在种植、加工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村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坚持产业联营共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突出龙头企业和乡村联动,依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研所技术支持,全力推动金银花、蓝莓、桃苗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东双等3个村新实施桃苗培育项目;西牛庄村与青岛海尔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零碳领跑”乡村振兴能源示范项目,整村布设光伏板5000余块,带动群众和集体增收24万元,并入选新华社2024年度清洁能源成果展映。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合,凝聚村企联建、电商助农、共富工坊工作合力,逐步形成以西牛庄为中心的七彩山鸡养殖片区、以前双村为中心的土豆、萝卜特色种植片区、以潘家官庄村及前唐社区为中心的手工加工项目片区,建成味佳缘调料、宏扬箱包“共富工坊”7个,可吸纳就业1200余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实现村村抱团、村企联合、统筹发展。推动集体与农户联手,构建项目与闲置资源“1+N”模式,依托秦官闲置办公场所、王炉村空闲院落等N个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味佳缘调味料加工”“依大老味水饺”等项目。依托燕青七彩山鸡品牌效应,精心打造七彩山鸡直播基地,带动牛庄、后唐等110余户群众分散养殖,产品远销杭州、上海、北京等地。
坚持生态联治共享,拓宽文旅融合维度
聚焦和美乡村建设,以和美乡村打造为主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条街”,带动潘官村、王炉村等片区村居建设,片区内美丽庭院示范户占比45.52%,各村居一星级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60%;聚焦基础设施提升,投资50万元完成潘家官庄村、蒋屯村、东双村道路提升近4000米,全面提升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挥紧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采摘经济”“夜市经济”,打造提升蓝梦有约采摘园、春风里“花”主题农文旅示范园、孔家河民宿等网红打卡地5处,大力发展旅游、采摘、垂钓、餐饮等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模式,2024年共接待城区游客1万人次,带动增收近50万元。
坚持文化联心共创,擦亮全面振兴底色
以便民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组织开展送戏下乡、健康义诊、公益电影放映等便民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024年获评济宁市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镇,潘官卫生室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中医特色村卫生室。成功举办第九届“敬老幸福餐”活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农业农村频道《三农长短说》栏目予以播出,连续两年被央视宣传报道。持续扶持“西田村泥咕咕”“乡饮酒礼”“邹鲁(陈氏)纸扎”等非遗产品发展,建设唐村镇文创展馆1处,坚持以优质传统文化振兴推动基层治理。
坚持人才联培共育,打造人才发展高地
通过电商孵化、合作联营等方式,打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服务环境,积极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靶向引聚3名本乡人才回乡创业,依托其资金、技术、经验、人脉等资源,打造福源粽子、葛家村根雕工作室等11个项目;发挥拥有30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孙广军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扶持、百姓参与的模式,培育电商销售带头人,全力打造共享助农直播间。依托桃之源果树研究基地等资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余人次,带动就业200余人。
文字报道:孟庆苓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