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交通强国潮头 擎画“黄金水道”新蓝图
发布日期:2025-07-03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邹城市交通运输局深刻把握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优势,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多维发力激活港航物贸引擎,全力打造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样板,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中展现“邹城担当”。

一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智慧港航“新标杆”。通过将绿色标准贯穿港口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港口运营深度融合。大力实施“绿色港口”提升工程,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打造“园区至港口”零碳货运场景,实现园区至港口100%清洁运输。配备新能源河道垃圾打捞船、智能垃圾分类接收柜、新能源污水接收车,并接入“济宁智能e交付”信息平台,实现水面垃圾清理作业全程自动化和船舶污染物自助交付,推动港航“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邹城市荣信港、太平港均被评为“济宁市四星级绿色港口”。

二是强化枢纽链接能力,构建高效多式联运“大通道”。邹城市全力拓展港口能级,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荣信港二期项目建设,新增4个2000吨级现代化泊位。项目建成后,邹城市港口年吞吐能力将突破1200万吨,显著提升区域大宗物资转运效率。前瞻性规划荣信港上游白马河航道通航工程,并同步新建2个2000吨级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400万吨,大幅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和船舶大型化水平。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公水铁”多式联运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内河航运网络、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区域间资源高效流通与经济协同发展。

三是培育壮大临港经济,锻造百亿级船舶制造“新集群”。依托港口优势,全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港高端制造业。提速推进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二期项目,规划形成年产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动力船舶360艘、新能源游艇40艘、修理改装船舶100艘的强大产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24.7亿元,不仅将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更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加速形成产值规模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为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提供“邹城制造”的硬核装备支撑,有力推动航运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风劲帆满图新志,奋楫争先正当时。未来,邹城将乘势而上,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优化港航布局,做强临港产业,全力打造更具辐射力、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典范,为济宁建设“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注入澎湃动能,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贡献“邹城力量”。

                                                                                           (市交通运输局  卜庆林  孔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