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邹城市紧抓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创建机遇,聚焦产业数字化提质、数字产业化引领等五大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1-5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36.37亿元,为实现全年目标筑牢根基。
一、数字产业集群崛起,创新动能持续迸发
一是数字产业化引领行动成效显著,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邹城市高标准举办首届山东省机器人大会,吸引217家省内外头部企业、高校院所参展,1028件尖端产品亮相,6.19万人次观展,促成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作。同步启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明确“1-2年建强产业链、3-5年建成全国性基地”的路径,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与龙头培育双轮驱动,夯实产业根基。天河科技矿山机器人项目提前投产,珞石科技核心零部件项目进入试生产,山东达灵机器人等企业落地运营,1-5月份机器人产业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33%。36家工业机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415件,珞石科技、天河科技等企业入围省级重大科创项目,产学研融合催生持续创新力。
三是创新招商模式拓展产业版图,基金赋能成效凸显。设立5亿元新动能产业基金,推出1亿元“政银园投”基金,联合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引导基金,成功招引科比特低空经济产业园,形成“基金+产业”的良性发展生态,为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二、全域数字化转型提速,业态创新亮点纷呈
一是制造业“智改数转”纵深推进,转型成效加速显现。组建专业团队为244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开展13场政策宣讲会,推动12家企业获评济宁市级智能工厂。荣信集团绿色煤化工大模型、奔腾漆业“涂智通”系统入围省级行业大模型攻关项目,“工赋百景”“晨星工厂”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乡村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活力,智慧农业多点开花。推广北斗导航植保无人机167台,完成小麦飞防54万亩,累计补贴智慧农机2270万元;建成6座数字农田监测站、1316套智能灌溉终端,实现农业生产全要素智能化管理。食用菌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启动建设,14家企业入选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
三是服务业数字化模式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加速构建。培育3名“电商高潜质人才”、5家省级直播电商企业,建成3处直播基地,郭里镇花生基地等入选省级电商供应链基地。8个镇街实现无人快递配送常态化,时效提升30%,好评率达92%;荣信港依托“智运物流”平台实现全要素智慧监管,兖矿物流电子商城建成多元服务场景,智慧物流体系日趋完善。
三、数据价值加速释放,支撑体系持续完善
一是数据价值化流通提效,要素潜能不断激活。指导7家企业完成20项数据资产登记,1家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推动荣信集团等10家单位申报高质量数据集项目。“招标文件智能预警机制”“恒信集团数字孪生”等案例获省级肯定,“数据要素×”行动促进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二是数字新基建筑牢发展底座,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新建5G基站108个,累计完成2208个,实现城区、园区优质覆盖及乡镇延伸覆盖;京东云数据中心升级为5A级,引导兖矿能源鲁西数据中心参与“窗口指导”申报。荣信集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注册量5.8亿个,接入企业5405家,恒信集团绿色化工“产业大脑”申报待省级评审,数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三是服务能力全面升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推出校车许可、慢特病认定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8项经验获省级推广。13人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冲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构建“政策包+精准服务”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数字经济动态监测系统,实现重点指标、项目实时监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邹城市正以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邹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