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883004326542F/2025-02039 分        类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成文日期 2025-07-09
文        号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邹城市公安局关于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规范夜间车辆使用远光灯的建议对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号
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9 发布日期:2025-07-09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韩燕、聂井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规范夜间车辆使用远光灯的建议》的建议收悉,所提事项已经列入工作计划,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出行需求日益增长,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部分驾驶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文明安全行车意识相对较为薄弱。近年来,开“赌气车”、“以亮还亮”、“路怒症”等现象层出不穷,迫使当前交通安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逐年递增,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公安部曾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专项行动靶向治理,动态执法,重拳出击,严肃处理,为人民群众的出行营造安全、绿色、畅通的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国家总体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二、实际现状与执法难点

截止目前邹城市机动车登记保有量30余万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员数量的逐年递增,我市道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道路安全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1.部分驾驶人文明行车意识较差,夜间行车中,为了自身处在良好的灯照视野范围内,即使在照明条件很好的路段依然使用远光灯,我行我素滥用远光灯,漠视他人行车安全。个别驾驶人擅自改装机动车灯光,使用强光照射时极易造成驾驶人的目眩和短暂性失明,对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驾驶人在培训机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到位。部分驾驶人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夜间行车技能培训,仅仅只掌握了应试技巧,导致该类驾驶人缺乏夜间行车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更有甚者不会操作使用远近光灯切换。

3.查处取证难度较大。目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查处夜间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违法行为时,主要依靠路面执法,通过交通警察现场观察、执法记录仪记录等方式调查取证,查处取证的方式较为被动,技术含量较低。且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行为具有可变性、动态性、瞬间性,驾驶人一旦采取变光措施,通过现场执法难以固定证据。

三、下步工作措施

结合当前机动车保有量较大且驾驶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下一步将重点关注并整治夜间行车交通环境,全力加大查处力度。

1.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对上争取资金加大科技设备的投入,重点加强对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违法行为处罚的取证设备,从而使民辅警敢查处、能处罚,同时针对夜间警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特点合理安排警力,组织相关“夜查队”,集中开展专项行动,用足警告、罚款等措施,处罚一个,教育一片,对擅自改装机动车外形及灯光,使用强光照射行人及车辆的驾驶人处罚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高压严管态势,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和谐有序。

2.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重点加强机动车辆年审把关制度。由车管部门针对驾校培训机构重点加强驾驶人夜间行车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注重驾驶人夜间行车技能的培训,增加夜间培训课程时,严格夜间考试和灯光模拟考试的合格标准。加强文明驾驶道德教育,宣讲不按规定使用远光灯的危害性,强化文明、礼让、安全行车理念。重点加强车辆年审把关制度,对于擅自非法改装机动车外形及灯光的车辆,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并责令现场整改,直至整改标准合格后允许发放机动车年审合格证,切实从源头杜绝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在驾驶人初次领证、换证、补证及驾驶员安全培训学习时,重点加强夜间行车如何正确使用远近光灯的学习,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交管12123”APP、新闻媒体、广播、“两微一抖”APP等网络媒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危害。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事故现场照片等方式,以惨烈的后果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打造一个安全、畅通、和谐的通行环境,为我市的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多提意见、建议,以便改进我们的工作。  

 

                                                                                                                                                                                                     邹城市公安局

                                                                                                                                                                                                    2025年 5月30日  

 

签发人:薛  波

联系人:王常红

联系电话:18615927389

抄送: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