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唐村镇立足资源禀赋,强化统筹引领,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创新资产运营、借势区位联动三大核心举措,精准发力,推动村集体经济由“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深度发展,实现了集体持续增收与村民稳定致富的双赢局面。
盘活土地资源,深挖农业增收潜力
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抓手,成立片区党委,依托桃之源公司技术支撑和市场资源,推动西颜庄村、西龙河村等4个村庄土地连片整合,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规模化桃苗繁育产业,带动65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积极引导田家村等3个村庄流转土地,科学种植“美都”西瓜、“烟薯25号”红薯和鲜食玉米等优质作物,实现“小田变大田”。同时,指导双村管区清理盘活河滩荒地,对接亳州药材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引进芍药、牡丹种植,帮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夯实集体经济发展根基。
创新资产运营,激活沉睡资源价值
创新实施“资金变资本”模式,以“固定收益+不参与经营”的合作方式将200万元帮扶资金投入山东鲁平供应产业链管理有限公司,实现“零风险”稳定分红,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持续深化“三资”清理,深度挖潜村集体闲置资产潜力,先后利用篮球馆、校舍、大队院等闲置场所招引宏扬箱包、天佑机械、智杰毛衫、“巧嫂”缝纫加工厂4个产业项目落地,带动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将“沉睡”资产转化为增收“活水”。
借势区位联动,构建村企共赢生态
引导前唐社区、中唐村、后唐村积极发挥村居与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兴企建材、亿豪陶瓷等大型企业“隔墙而居”的区位优势,精准定位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先后成立4家村办企业,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运维、保洁、装卸、运输等服务,带动500余名村民就业,年集体增收450余万元。同时,科学规划利用集体土地,在企业周边集中配套建设便利店、餐饮、宾馆等30余处生活服务设施,构建便利高效的“15分钟生活圈”。
文字报道:潘越
责任编辑: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