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医保局深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 让医疗保障托起群众稳稳幸福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市医疗保障局

医保经办“全领域”,筑牢便民服务网络。一是巩固深化“家门口办”。扩宽“15分钟医保服务圈”辐射效应,以162处基层医保工作站点为依托,筑牢用好“1+21+N”三级医保服务网络,经办服务供给到老百姓“房前屋后”。2024年底,我市2处基层站点获评全省“群众办事满意型医保工作站(点)”。二是落实线下“市域通办”。设立“市域通办专窗”,济宁市内参保群众不受县域限制,落实27项高频业务“无差别办理”。今年上半年,办理市域通办业务64件,办理满意率100%。三是扎实推进“不见面办”。依托“爱山东”“济宁医保”小程序等,推动临时异地就医备案、参保信息查询等跨省通办业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建设医保便民热线服务中心,实施“1部热线+4张专席”模式,畅通“电话办”渠道,不断扩大“不见面办”事项覆盖范围。

生育服务“极简化”,畅通便民服务通道。一是生育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通过接口改造、数据共享,参保女职工分娩后,系统自动抓取生育信息,7个工作日将生育津贴直接拨付至个人银行账户,实现生育津贴“免申请、零跑腿、直接发”。2024年至今,累计为2525名群众发放生育津贴3068万元。二是新生儿“落地即参保”。在全市3家生育定点机构设立“医保参保一件事”专窗,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参保登记同步办理,“出生即参保、出院即报销”。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新生儿落地参保3500余例。三是生育费用报销“利民实惠”。实施生育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去年以来,全市联网结算生育住院费用5024人次,基金支出近4000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分娩医疗费,参保职工由统筹基金全额支付,参保居民生育一、二、三孩定额补助分别提高至1800元、2000元和3000元。

慢病管理“全周期”,创新便民服务模式。一是推行慢特病认定“免申即享”。畅通医院HIS系统、OA办公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三方融合路径,实现门诊慢特病“免申即享”模式落地见效。以人民医院慢特病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推动创新模式延伸扩围。今年上半年,市人民医院落实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免申即享”2667人、中医院89人、兖矿新里程总医院34人。二是实行慢特病诊疗“全流程”。推行慢特病就诊、取药、报销、建档、复诊等“一站式”办理,并通过诊间结算、自助机缴费等移动支付方式进行多元化医保结算。三是实行慢特病“全周期”健康服务模式。对有就医记录而未达到慢特病指征的诊前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等主动干预;对诊中患者推行“一人一诊一方”模式,依据病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和专属性健康档案。分级分类确定诊后随访频次,指导诊后患者合理用药,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周期”守护。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