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实施优才计划、三支一扶、人才回引工程,用好乐业邹鲁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直通车、人力资源市场智慧就业、村级劳务中介四个平台,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更大力度增加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1800人、困难群体就业5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落实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1252人,就业困难人员51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乐业邹鲁微信公众号发布12期推文,高毕业生就业417人
二、确保秋季开学季完成千泉小学、六中东校区扩建,相继启动北城教育园区、东城民办品牌高中、峄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和西城初中、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11所、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2.1万个,破解区域性大班额问题。
落实情况:
北城教育园区征地清表加快推进中,图纸深化设计即将完成;六中东校区基础施工全面展开,部分基础已回填;千泉小学基础施工完成,正在浇筑地梁;完成中心店镇付庄小学改扩建、张庄镇大律幼儿园新建、实验中学和孟子小学运动场地改建、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改建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完成北大新世纪高中主体建设。
三、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布局,补齐幼儿教育短板,大力培育名师、名校、名校长,实施“运动场改造”“学生幸福食堂”计划;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联盟,加大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轮岗教师600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抢抓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高地机遇,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申报五年制高职学校。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落实情况:
全部完成
四、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妇女儿童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实施50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启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
落实情况:
1、妇女儿童医院完成开工前的手续报批,并做好了开工准备工作;
2、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准备工作完成;
3、组织专人对各镇卫生院提报的建设申请,进行了实地查看,完成建设选址、图纸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建设用地各镇街国土部门也已核查完毕;
4、通过考察学习和向有关信息部门论证,决定了平台建设概要和方针。
五、启动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扎实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医共体”建设,切实构建好城乡共享、服务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落实情况:
完成计划工作量的100%。
六、继续深化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行医疗和健康“双处方”,扎实做好省级基本药物改革和“安宁疗护”试点建设,保障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全周期”健康呵护。
落实情况:
1、已召开并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
2、3月8日完成考核工作。
3、完成对医养结合单位的调度督导。兖矿新里程医院、城前镇卫生院等挂牌开展安宁疗护工作。
七、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拓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失能失智特困老人供养,年内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
落实情况:
参照已建成社区幸福食堂,向社区老年人提供送餐、助餐服务。
八、切实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大诉求”,圆满完成残联、敬老院公建民营等改革,建成3处 “残疾人之家”,改造7处敬老院;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年内占比达到85%以上。
落实情况:
1、印发《邹城市民政局2021年政府为民
所办实事工作实施方案》(邹民字〔2021〕24号)。2.2月份,城前镇完成公建民营改革目标任务。
2、市残联组成工作组到中心店镇、大束镇、唐村镇、钢山街道等镇街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组织唐村镇、大束镇、城前镇、钢山街道、凫山街道等镇街有关负责同志外出到鱼台县和济南市市中区、历下区学习残疾人之家建设经验。
九、推动社区幸福食堂向镇村延伸,兴办运营30处社区幸福食堂,规范运营管理,方便群众生活。
落实情况:
1、6处社区幸福食堂,完成选址任务;
2、督促已建成运营的17处幸福食堂规范运营;其余8处正在筹备运营。
十、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抓实城乡“七类人员”兜底保障,提升机关医疗保障缴费基数和城乡居民补助标准。
度落实情况:
一季度,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28969人,1-3月份净增958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3388万元;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99004人,征缴工伤保险费383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59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12亿元;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510人,征缴养老保险金10281万元。一季度,共为25939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各项养老保险待遇20797万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支付工伤保险各项待遇625人次,共计597万元;为17.85万人发放居民养老金8717.96万元;一季度,共拨付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6974万元。各项保险待遇支付均及时、足额,切实维护了参保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一、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措施,构建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落实情况:
第一季度,我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596户、935人,1-3月份发放救助金177.266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802户、11907人,1-3月份共发放救助金1231.9573万元;城市特困人员44人,1-3月份共发放救助金23.368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5771人,1-3月份共发放救助金1610.2161万元;临时救助对象415人,共发放救助金50.16万元,人均1200元。
十二、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落实情况:
开展贫困群众温暖过冬专项督导,整改贫困户温暖过冬问题6条,向相关部门印发问题交办、督办单13期,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到位;开展温暖助残温暖助学双行动,对重残群体、孤困儿童、贫困学生等全市1290户特殊群体开展入户排查,发现问题240余条,向相关镇街、部门印发交办单23期,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开展“扶贫基金助温暖”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配备温暖过冬设备。召开全市巩固脱贫成果政策落实“回头看”推进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活动开展,印发《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查问题、抓整改、促提升”政策兑现“回头看”活动实施方案》,每周召开镇街扶贫办主任会议,专题调度镇街“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目前已完成镇街、行业部门自查阶段。印发《关于开展全市产业扶贫项目经营主体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组织13个项目镇开展产业扶贫项目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共排查整改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标识张贴、消防器材配备、用电安全等方面的问题17条。